因溝通不暢, 中小企業每天損失13億!
據悉,此次報告是AMT咨詢調研人員歷時近半年時間,針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四個城市中小企業的CEO或董事、信息部門主管和一般職員,就企業內部通信需求做了大量調查和數據分析,涉及制造、金融、教育以及汽車等行業。這是國內第一次對中小企業通信需求狀況進行的專業研究。
業內人士指出,有些中小企業工作中使用的電話還只具備單一的語音交換功能,各單一、分散的通信系統孤立運營的局面普遍存在于我國中小企業的信息化應用中,由此企業浪費了更多資金與人力成本的投入,員工的工作效率也因此大大降低。市場化觀念不強、管理相對落后、運營成本居高不下、競爭力弱等問題,一度令我國中小企業在后經濟危機下的經營現狀雪上加霜。
報告顯示,2010年,我國企業員工平均每天花費大約1.8分鐘處理垃圾郵件,綜合其他通信不暢的因素(電話會議語音質量不清晰、網絡堵塞、信息管理不當等),造成通信不暢的時間大約為10分鐘。按照企業每天工作時間8小時計算,企業由于通信不暢浪費的時間是工作時間的2%。因此,我國中小企業每天由于通信不暢造成的損失大約為13億元人民幣。
據了解,我國的企業信息化應用水平與發達國家相差15年左右,作為國民經濟發展基礎力量的中小企業對通信系統有其特殊的需求,而且其適用的信息化應用系統存在差異性。在信息化水平相對落后的條件下,每天13億的損失,足夠讓人警醒。
專注于中小企業通信服務的263網絡通信公司總裁蘆兵指出:“中小企業對量身定制的綜合通信系統的需求是天然的、迫切的。通信服務商應研發更多適合中小企業通信管理的應用,以‘輕模式’的通信系統,滿足中小企業的通信需求。”而所謂“輕”,主要是指輕成本(降低采購成本)、輕設備(無需硬件設備)、輕管理(不需要專人管理)以及輕支持(服務商24小時全天候支持)。也只有做到“輕”,才能為中小企業通信保障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據AMT咨詢預測,易管理、低成本、安全可靠的融合通信解決平臺將成為未來中小企業需求的方向。這種平臺將集結企業郵箱、短信群發、電話會議、在線視頻、網絡傳真、企業即時通信等多種通信形式,并提供企業日常管理軟件接入服務。融合通信平臺不僅可以降低企業信息化成本、直接為中小企業提供定制化服務,還能從多方面考慮到客戶需求,提高企業對信息傳遞的管理能力。
在“十二五”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背景下,國家出具了“增”資“減”稅等相關財政以助力中小企業發展輕裝上陣。業內人士認為,在信息化應用層面,我國首份《中小企業通信需求》調查報告也將發揮其對這一細分市場發展的指導性作用。中小企業只有加強通信管理意識與信息化應用水平才能減少企業運營成本,與國家利惠的財政配合,為自身減負。 轉摘二六三網絡通信網站